坤鹏论总结下来,其实你只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就够了: 第一是自知自省,经常反思自己的得与失,成功与失败,想一想,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,你会怎么做。 在继续列举《王者荣耀》的更多的缺点之前,其实我们应该先思考一个问题,那就是一个一百多人的《王者荣耀》团队,有没有可能
” 此后的5年间,王功权相继投出赛维、汉庭、九阳等优质项目,年平均回报率超过30%,有的甚至超过40%。 但后来大家都学聪明了,什么摩尔定律啊,不靠硬件盈利啊等等这些竞争手段别人马上就学会了,反过来和你竞争,小米现在的优势就大大缩小了,小米估值承受的压
对于36氪这种行业属性非常强的媒体,可以往行业方向做延展。他不明白自己明明是凭着之前总结出的经验选择的加入这家公司,为何还是掉进了坑中。前阵子,朋友圈疯转的《虽然老公一毛钱股份也没拿到,在我心里,他依然是最牛逼的创业者》这篇文章,描述了一个创业合伙人,在公司上市后
朱炯怒喷:做亏心事生
2017年3月,证监会官网预披露系统公开了拉卡拉招股说明书(申报稿),拟在创业板上市,发行不超过4001万股。
火山曾经任职于一家为企业提供管理软件的创业公司。 为什么说我们的平台梦只是妄想,简而言之,上游的用户不信我们,下游的用户不要我们,所以,在这样的情况下,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平台起不来了。
作为从创业公司走出来的一位过来人,火山就亲历了一些看似“梦想”,更似“妄想”的发展规划,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两条感触颇深的妄想: 妄想一:两年内,我们要吃下1%的市场 我们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国内尚处起步阶段,同类竞品比较少。也就是说,我们公司定位由一个电商转型成为一家平台商。但是创业者在执行过程中,如果不能把梦想拆解成一步一步可执行的目标,“梦想”很有可能就变成了“妄想”。
我们的注册企业客户数量在1年多之后上涨大约20倍,月均交易流水大约上涨了几十倍,甚至还提振了资本市场对我们的信心,我们在谈投资人的时候故事可以讲得更好听了。 但实际上,这些看起来光鲜的靓丽的数据面子下面,其实还掩藏着不堪入目的里子:注册客户上涨了20倍,但这里面充斥了大量的僵尸客户,真正活跃的企业客户估计10%都不到;交易流量数据的确上涨了几十倍,但是里面的水分……这我也就不细说了。
反观我们的产品,在服务商端,他们的确有强烈的转型升级的需求,但是,在企业端,这个方面的管理需求却并不强烈,特别是我们面向的中小企业,对于这样的产品,基本都属于可有可无的状态,或者说它并不是企业的刚需……也就是说,我们搭建的平台在需求端从一开始就瘸腿失衡了,而且缺的是最关键的需求端的那条腿。
问题出在那儿?思考1分钟,计时开始…… 我们曾经妄想过的目标还有不少,篇幅关系不再展开。 而B轮的公司往往氛围是最好的,因为此时公司规模扩大、朝气蓬勃,老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包容精神处在最佳状态,对新人的排斥不明显,融入也比较容易。
唯品会在2011年就不惜巨亏把高管期权做到薪酬报表里了,目的就是让这些期权持有人在行权时确保赚钱。 小米公司是2010年成立,至今已有5年。
所以如果你想奋斗3-5年就获得一个不错的江湖地位以及财富积累,那么加入一家IPO公司是必经之道,除非你能去像华为这样薪酬结构的公司。 公司业绩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水分,有些是通过财务手段做出来的,但公司不会无目的的做这些东西,支撑的动力多半是上市。